
学生们在足球场上奔跑。学校提供的照片近日,“苏超”南京队主场迎战徐州队。赛前,来自江苏南京校园足球学校的150名学生为观众奉献了一场激情四溢的“火力全开”的足球表演。参加演出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学生李乐成兴奋地说:“参加‘苏超联赛’演出很有意义,希望将来能成为‘城市英雄’!”在“苏超联赛”积分榜上,南京队排名第二。令人欣慰的是,征战“苏超”的50名球员中,有22名球员来自南京足球训练系统。 “这些年来,其他城市的各个学校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足球小将,为南京校区在‘苏超’中贡献了力量。”南京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校园到体育场的跳跃,是南京与城市师生的“双向之旅”。 1999年,南京雨花台中学率先将校园足球作为性格发展方向,成为南京市足球工作的起点。 2013年,南京在全国率先开展四级校园足球联赛; 2024年,在全省率先推进校园足球改革。 “我们始终遵循‘小足球,大教育’的综合教育理念,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足球获得收获和成长。”坦负责说。为推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发展,南京市印发《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星级评定建议》。五年来,全市新建扩建体育运动场地133.3万平方米,约新建180个校园足球场。此外,南京每年投入近100万元,为全市国足学校35万名师生购买市级校园足球专项保险,解除了家长和学校的后顾之忧。如今,全市全年有近20万名学生参加校园足球比赛。在南京铁心桥小学操场上,“苏超”南京队球员陈云涵带领学生们进行训练。 “得益于p系统南京校园足球实践,我从雨花台中学走向了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2023年,陈云涵成为铁心桥小学的全职足球教练。 “当我带领学生练习时,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在赛场上奔跑。”在“苏超联赛”第九轮比赛中,南京队球员葛伟帮助南京队逆转比分,赢得比赛。 2003年,当他第一次选择足球的时候进入南京十三中后,学校助理教练曹晨说:“慢慢来,足球会给你答案。”这句话成为了他不开心打农场的动力“足球是‘体育育人’的重要载体,对学生身心发展和体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南京市教育局一级研究员卢普新说。各学校围绕“小足球,大教育”的综合教育理念,不断深挖内涵、领略特色,让孩子们通过足球获得不一样的成长体验。在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小学,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件定制的足球和球衣。作为全国最早以校园足球为特色的学校之一,学校坚持“班有队、月有赛”,全校一半以上学生参加了校园足球比赛。使该领域进行竞争。裕华台中学校以校园足球为中心,构建学科整合、足球文化、运动技能三大主要课程体系。 “在南京与徐州的比赛中,我校三名毕业生站在了起跑线上,这不仅是他们成长的一枚奖牌,也是学校深耕校园足球、坚持‘五育’并举的体现。”校委党委书记赵光辉说。为培养更多优秀足球人才,南京市教育体育部门建立了市级校园足球、体育、教育一体化培养体系。目前,已初步形成以“校长杯”、“校际杯”、“总监杯”、“市长杯”四级联赛体系为主体,高水平比赛为辅的全市足球活动体系。精英杯、青训中心联赛等赛事。卡萨比今年,创新推出“升降级”的“南京校园足球周末联赛”,计划两年内覆盖全市所有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2024年5月,江苏青少年足球队夺得首届国际华人体育联合会足球世界杯冠军,五名球员均来自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 2024年“省长杯”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职业组、高职组),南京一举夺得各组别冠军,实现大满贯。 2025年“省长杯”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南京市22支校队参赛,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获得小学男子A组冠军。南京获批“国家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国家重点足球发展城市”今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名单,成为江苏省足球领域唯一“三个上榜”的城市。《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18日第03页 作者:通讯员 杨潇、冯洋、王晓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则包括照片或视频)由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由网易HAO用户上传发布,网易HAO为社交媒体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