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第十五届全运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南山区竞赛委员会在南山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深圳赛区和南山赛区以及“中国电信杯”田径第十五届全运会概况。当日,第十五届全运会香港赛区同步举行,深港两地共同热身,共同为赛事造势。创新赛事项目,打造全运会史上首个跨界马拉松赛事。本次田径(马拉松)比赛是国家“创新竞赛组织程序”的重大赛事。这也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跨越深圳和香港的马拉松赛事。这也只是本次全运会的两项跨界赛事之一。匡兵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第十五届全运会和残奥会深圳赛区执行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介绍,深圳赛区承办了第十五届全运会和残奥会的两次闭幕式和25个小项28场比赛。截至2025年11月11日,已顺利完成13场比赛,7场比赛正在进行中,其余8场比赛即将开始。其中,将于11月15日举行的跨境田径赛(马拉松)备受关注。据悉,本届赛事设有男子、女子马拉松两个项目,吸引了来自22个省(区、市)23支代表队和个人代表的71名运动员,其中包括香港、澳门的6名运动员。什么?除了二月份测试赛的重要经验外,赛事的组织和准备也是亮点十足。赛道的优化取得了惊人的效果,数量转折点由3个减少为2个,道口由48层减少为37层。落实“跑跑不扰民”理念,减少对深港居民城市交通和通关的影响。赛事创新运营是重中之重,主要采取三项措施保障赛事安全:一是实施“无感智能通关”,借鉴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事经验,实现人员、车辆、物资“零延误、零接触、零等待”;二是多维度应用技术,暂停人脸识别、实时车辆定位等数字技术,实现全流程监控;三是构建粤港联合竞赛体系,成立专门竞赛委员会,与香港全运会协调员建立多层次沟通机制,确保活动的无缝协调。匡兵表示,深圳将走出去,确保运动员在深港美景中大展身手,使其成为展示深圳城市形象、展现大湾区融合与活力的重要窗口。赛道经过优化,体现南山城市特色和温度。南山区委副书记、区长、第十五届全运会、残奥会南山赛区委员会主任李小宁全身心投入深圳舞台备战工作。深圳段赛道全长20.345公里,占全赛道的48.2%。全部位于南山区,沿“沙河西路-黄海路”线路由北向南延伸,途经深圳湾口岸、深圳湾公园、人才公园等著名地标。南山区精心优化了赛道。新路线为双向8车道,道路宽阔平坦,其中的建筑质量更高。该线路南北走向,避开了5个东西向的主要道路立交桥,仅经过3个居民区。节假日写字楼集中区域人流量较小,减少了对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筹办过程中,南山区坚决贯彻“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竞赛理念和“简单、安全、刺激、科技”的竞赛要求,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深圳湾体育中心和南山文体中心两个主场馆仅用5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全部改造。他们开发了VOC场馆运营中心系统,深化“臻智慧”场馆运营中心数字孪生系统建设,利用5G、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事件可视化和智能管理的确定性。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何建辉介绍了本届赛事的四大亮点:一是全运会首次以oneg跨境田径马拉松方式举办,这是赛事组织上的重大变化;二是深港首次联合举办全运会赛事,开创跨境合作。 “深港模式”;三是何洁、吴向东、张德顺等国内顶尖选手齐聚,展现最高水平的竞技水平;四是深港合作提供一流保障,智能通关+医疗全覆盖+专业志愿者服务为赛事保驾护航。服务的保障和周密的准备确保了赛事与城市的顺利和谐。莫诗南山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第十届全运会、残奥会南山区委常务副主任艾龙表示,南山区将推动体育赛事“流量”,为文化搏击旅游“做大做强”,推出五项重点举措,让游客“看见美好、看见乐趣”:一是打造“在文体体育中“看见精彩、看见乐趣”:一、“打造运动“见美、玩趣”的文体体育:板块”,引进木栅艺术展,举办深层次的深圳光影艺术季等;二是突出“连山海”特色,推广邮轮游轮产品,打造滨海艺术体验;三是抓住“文化+科技”优势,推出“起风了”等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四是发放消费大礼包,包括20%优惠住宿券、“会展+酒店”套餐等;五是制定安全服务保障,设计主题旅游线路,开展全面安全检查。为确保11月15日(周六)上午比赛顺利进行,南山区部分道路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深圳湾口岸从2日起暂停旅检和货检通关服务。当天上午至上午11点,有关部门建议市民提前规划出行路线,避开赛事周边地区,选择后海滨路等绕行通道;确需通关的可以选择莲塘口岸、皇岗口岸等。十五运会是展示城市形象和湾区之美的重要窗口。精益求精,做好各项准备和保障,确保活动的成功举办,在南山留下令人印象深刻、难忘的印记。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陈紫妍、吴春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则包括照片或视频)由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如有)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网易号为社交媒体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